“推動中國”系列稿件——
中鶴集團的農業產業化之路:農業有效益、農民有事干、農村有生機
河南省?h王莊鎮地處平原,與傳統田間不同,河南中鶴現代農業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的6萬畝農田上沒有一道道田埂與地畦,而是連綿成片的綠色!爸挥羞@種大面積連片的土地才能實施機械化、智能化、標準化的作業!倍麻L王學軍深有感觸地表示。
在國家行政學院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課題組專家看來,在現代化農田背后,是中鶴對全域的自然村在土地流轉、置換和整理的基礎上,進行了農業產業化全產業鏈經營的探索,在農產品精深加工的同時,積極向農業開發、集約化種養、糧食收儲、糧油貿易、農產品連鎖超市、環保能源等相關產業拓展,不但實現了產業鏈的上下游延伸,同時也有效保證了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通過“種加養”模式,發展綠色、循環、生態農業,實現了農業向規;、現代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土地流轉、整理、置換,轉出一片新天地
上世紀80年代,王莊鎮農民王學軍與廣大農村青少年一樣,高中沒有畢業就外出打工并從事一些農產品交易活動,挖了第一桶金。他盤算著家鄉豐富的小麥和玉米資源可做深加工文章,便回到王莊鎮辦起了中鶴玉米粉加工廠。
隨著工廠規模的擴大,各種問題接踵而來,玉米、小麥的加工,必須有充足的清潔糧源生產基地,如何保證充足的糧食供應?如何保證糧源的清潔與高品質?據當地農民回憶,“那時,農村用地都板結了。有的人家上牛糞,有的上復合肥,各不相同。根本沒有測土的概念,更沒有科學種地的概念。另一方面,許多生產面粉的企業存在臟亂差現象”。光靠傳統的收購辦法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工廠日常生產的需要了,如何有效利用土地和生產優質產品成了事業發展當中的一道坎。只有尋求一種更高效、便捷的可持續發展的路子——從源頭把控糧食質量。
王學軍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把農民手中的土地集中起來,把點塊分散隔裂馬賽克式的耕地連成片;把農民集中起來,住進現代化小區,讓農民進廠做工人。于是,他向政府提出要向農民承租土地,當時領導覺得王學軍瘋了,“農民世世代代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土地是他們的命根子,哪里能夠輕而易舉地出租哦。農民的工作最難做啊,眼前要有甜頭,未來要有奔頭,誰敢給他們做保證呢?你還是收手吧!”
中鶴新城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農民也開始有了流轉耕地的想法。一方面,大批農村青壯年離開土地進城務工,有相當多的土地需要別人耕種,增加了土地流轉需求。另一方面,農村種糧人口呈現老齡化、婦女化、孩童化趨勢,糧食生產效率得不到充分發揮,土地耕種需要專業化適齡農業工人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王學軍的事業終于迎來了轉機。2010年5月,王莊鎮開始了土地成片連方的探索。農民通過村集體成立了“土地流轉專業合作社”來維護農民整體利益,王莊鎮政府成立了“土地流轉服務中心”來規范土地流轉行為,合作社、服務中心和中鶴集團達成協議:每年的5月31日前,保證中鶴集團將租賃費交給農民,同時也規定了在承包期內,農民個人不能干涉企業的正常經營。而后又把自然村的宅基地進行了置換,將農民整村地搬進新建的特色小鎮——中鶴新城。王莊鎮小齊村村民王勤說,他家的9畝承包地全部流轉,按常年生產情況,去掉成本,1畝地多收入了大概是800元。由此,通過土地流轉,農民比直接從事農業生產能獲得更高、更穩定的收入。
中鶴對流轉、置換過來的土地進行再整理,整理重點是“四旁”(村旁、樹旁、路旁、溝旁)和“四荒”(荒山、荒坡、荒丘和荒灘),提高了糧食產量。難得的是,王莊鎮政府和中鶴集團把過去分散在田間地頭的大大小小的墳頭也遷移到新建的公墓里,讓大規模的現代化耕作成為可能。中鶴新城第一批10個村搬遷,原村莊占地約3976畝,四荒四邊、坑塘等未利用土地約5126畝,共計約9102畝,減去中鶴新城占地約3750畝,工業園區新增用地約1500畝,可新增耕地約3852畝。
拉長、加粗農業產業鏈 實現農村穩妥致富
5月下旬的一天,幾臺大型現代農業機械正在田間不停穿梭作業,一片繁忙景象。
中鶴集團依靠農業、圍繞農業、立足農業,以糧食收儲與糧油貿易、小麥與玉米精深加工為基礎,通過不斷完善和延伸農產品加工產業鏈,逐步形成集農業開發、集約化種植、土地流轉、農產品加工、食品制造、零售等為一體的大型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基地,形成了種植、養殖業、加工業、旅游業、服務業循環發展的大農業協作運作形式。
中鶴集團實施“糧豆輪作”、“種養結合”的生產模式,即一年種植大豆、另一年種植青貯玉米,全程實現機械化,讓農業生產更高效。針對籽用玉米種植難以實行全程機械化的難題,中鶴集團因地制宜的進行了種植結構的調整。改變了傳統的小麥、玉米季節輪作方式,改籽用玉米種植為青貯玉米種植,實現了小麥、青貯玉米種植的全程機械化。種植結構的轉變,為農牧結合、生態循環提供了條件。中鶴集團用青貯玉米和小麥秸稈發展規;庋、肉牛養殖,大幅提升了牛羊肉的生產能力、水平和產品質量。牛羊養殖糞污經過無害化處理后,作為有機肥施用于糧食、果蔬和花卉種植,減少農業種植中農藥、化肥的使用,實現農業循環生產。
在中鶴集團,1畝地年產青貯玉米4噸,1只羊1年消耗青貯玉米1噸,1畝地可為4只羊提供充足的飼料,1畝地1年有機肥需求量是1.5噸,而4只羊年產有機肥3噸,因此4只羊年產有機肥可為2畝地提供有機肥料;同時,1頭牛每年消耗1畝地產的4噸青貯玉米,而1頭牛年產有機肥5.5噸,可為3.67畝地提供有機肥料。中鶴集團流轉的6萬畝土地,年產青貯玉米24萬噸,可喂養24萬只羊,所產有機肥18萬噸,可為12萬畝地提供有機肥料;或者6萬畝地所產的24萬噸青貯玉米,可喂養6萬頭牛,而6萬頭牛年產有機肥33萬噸,可為22萬畝地提供有機肥料。截至目前,中鶴集團羊存欄量9萬只,青貯玉米需求量為9萬噸/年,種牛存欄量5000頭,青貯玉米需求量為2萬噸/年,以上合計11萬噸/年,兩年需求量22萬噸,中鶴一年種植大豆、一年種植青貯玉米,中鶴6萬畝青貯玉米種植基地產量24萬噸可滿足目前中鶴肉羊及肉牛數量飼料需求;而9萬只羊年產有機肥6.75萬噸/年,服務土地4.5萬畝,5000頭牛年產有機肥2.75萬噸/年,共產有機肥9.5噸/年,可服務糧食種植基地6萬畝。
循環農業發展模式不僅成功轉化了部分農民就業,也帶動了土地流轉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形成了“地種糧、糧結稈、稈喂(牛)羊、(牛)羊拉糞、糞還田”的綠色、低碳農業,并大力促進了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綠色生態型現代農業建設。
土地流轉后,農業的生產方式由種植業轉向養殖業和加工業,農民的生活方式由在農村散居轉為在城鎮聚居。中鶴集團走上“一產接二(產)連三(產)”的產業融合之路:從初級的農業種養業內部結構優化,催生和拓展出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等新環節,并不斷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實現農業產業結構由“內部優化”向“內外聯動”轉變;充分利用農村青山綠水、農業田園風光,發展生物質農業、生態農業、休閑農業等新型業態,在強化農業傳統“吃飯產業”基礎上,進一步發揮農業就業增收、保護生態環境、傳承歷史文化等多重功能,促進“傳統自耕農農業”向“現代職業化農業”轉變。在第一產業的發展上,中鶴集團建設了優質糧食生產區、優勢特色林果種植區、標準化畜禽養殖區、生態觀光區;在第二產業上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推進農村城鎮化;在第三產業上著力于安置農村居民,發展農產品流通業商業、教育、醫療、休閑旅游等,實現農業有效益、農民有事干、農村有生機的“三有”畫面。
中鶴產業園
用規;r業對接現代化食品工業
2015年4月9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組織專家對河南中鶴現代農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的“食品安全產業鏈保障體系”進行了考察和鑒評。
在河南鶴壁?h王莊鎮的中鶴集團整齊劃一的萬畝示范農田上,一架臂長400多米的大型多節自走式智能噴灌設備正在工作。據介紹,運用這種噴灌設備為1000畝麥田灑水,只需要三個農民、幾十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并且用手機終端就可操作,而這在一家一戶的傳統農業中可能需要幾百戶農戶灌溉幾天的時間。
規模農業不僅降低成本、提高耕地效率,更解決了長期困擾食品工業的極度分散的農業出產的農產品難以滿足標準化、規;墓I需求的問題。中鶴集團董事長王學軍介紹,規;、標準化農業統一耕作、統一供種、統一灌溉、統一施肥、統一植保、統一收獲,解決了過去的糧食原料品種不一、品質不一的問題。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郭順堂、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譚斌均表示,現代食品工業基本實現了規;、機械化、標準化,而作為為食品加工業提供原料的農牧業還普遍存在分散、集中度低、機械化作業少、管理操作不規范的問題,限制了食品安全與質量在源頭上的保障,F代化的食品工業需要現代化的農業來配套,中鶴的規;r業為如何適應高度集約的食品加工業的需要提供了示范。
國家行政學院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課題組在中鶴集團調研后表示,“中鶴模式”是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領域的一個有益的探索,標志著我國農業向規;、現代化、智能化方向的發展取得了重要的進步。以土地流轉為依托,打造清潔糧源基地,探索“種加養”模式,走綠色、生態、循環現代農業發展之路,保障了“從田間到餐桌全產業鏈”的食品安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等多位專家提出,在源頭控制、關口前移、全產業鏈保障食品安全方面,中鶴模式是一個可復制、值得推廣的模式,在模式的主旨和發展戰略上應進行更科學地歸納和梳理。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韓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