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色產業集群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2022特色產業帶高質量發展論壇致辭
經濟日報社副社長 趙子忠
。2022年10月26日)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和大家相聚在金秋北京。正值神州大地興起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之際,經濟日報社舉辦2022特色產業帶高質量發展論壇,力爭為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受社長兼總編輯鄭慶東同志委托,我謹代表經濟日報社,對各位領導和嘉賓的光臨,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小企業聯系千家萬戶,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希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聚焦主業,精耕細作,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自2015年工信部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產業集群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來,各地因地制宜重點圍繞特色產業集群、縣域工業集中區、塊狀經濟等出臺專項政策,呈現出“一縣一業”發展態勢。數據顯示,近三成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布在縣域產業集群中,縣域產業集群已成為我國工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定位在縣域的中小企業產業集群,既是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織形式和載體,也是區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借此機會,我談幾點想法與大家交流:
一、對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作用要有清晰的認識。
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中小企業為主體,主導產業聚焦、優勢特色突出、資源要素匯聚、協作網絡高效、治理服務完善,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中小企業產業集群。它在推動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所起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有利于完善優質中小企業培育體系,形成“點線面結合”的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格局,打造覆蓋廣、專業強、服務優的中小企業服務網絡,加快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二是有利于為中小企業紓困解難,發揮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在資源對接、要素整合、管理服務等方面的作用,推進惠企政策宣貫落地,緩解企業在資金、供需、人才等方面的困難。
三是有利于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引導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做強主導產業,形成一批核心配套產品,提升產業鏈關鍵環節的配套能力,為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提供重要支撐,助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四是有利于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地方特色產業優勢,更好匯聚產業資源,激發縣域經濟發展活力,打造縣域經濟新增長極。
但也要看到,目前一部分集群主導產業定位不夠清晰,優勢特色不足。由于協同創新平臺尚不健全、發揮作用不夠等問題,不少集群仍表現為“集而不群”。此外,數字化基礎設施和服務資源的欠缺,也限制了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水平的提升。
二、對如何做強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講幾點建議
首先要提升主導產業優勢,激發創新活力。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生存發展之根在于產業,無產業則無集群,無專而強的產業則無優而壯的集群。應有針對性地固鏈強鏈補鏈延鏈,暢通集群協作網絡,增強專業化配套能力,強化質量品牌建設,發揮龍頭企業帶頭作用,促進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加強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不斷提升集群產業競爭力。構建多層次集群創新平臺,集成和開放創新基礎設施和服務資源,推動集群與大型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穩定的創新合作機制,開展主導產業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共性技術產學研協同創新。
其次,要推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數字化升級,加快綠色低碳轉型。要不斷適應互聯網經濟和數字經濟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特別是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為提升集群數字化管理水平提供了堅強后盾。應引導廣大中小企業運用數字化轉型指南及評測指標,推廣智能制造裝備、標準和系統解決方案,深化工業互聯網、工業軟件集成應用,提高數字化轉型水平。應用清潔能源將有效改善集群能源消費結構,應開展節能改造和綠色低碳技術改造,強化資源綜合利用與污染防治,持續完善綠色制造體系。
第三,要深化集群開放合作,提升治理和服務能力!耙粠б宦贰苯ㄔO將為集群參與國際交流帶來新的歷史機遇,要不斷深化在人才、技術、資本、資源等方面的合作;加強集群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豐富服務內容,提升服務質量,強化服務考核,通過機制創新形成多方共建、共商共治、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集群發展新模式。集群還需結合產業發展形勢和自身發展基礎,制定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目標,采取量身定制、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打造成特色鮮明、模式各異、各有千秋的行業標桿。
經濟日報社長期關注中小企業發展情況,自2015年就聯合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向社會發布小微企業運行指數,反映我國小型、微型企業及個體工商戶月度綜合運行態勢與發展狀況。該指數是全國第一個按月發布、專門反映小型微型企業生存發展狀況的指數,引發業界廣泛關注。我們也將一如既往地發揮中央主流媒體的優勢,進一步關注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發展,積極為其高質量發展搭建交流互鑒的平臺。今天,我們舉辦這個論壇的目的,就是要集大家智慧、匯各方力量,共同為推動產業帶數智化升級和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思路參考。
預祝本次論壇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符仲明)